1、山东曲艺历史悠久,遗产丰富,享有书山曲海之美誉,为**民间说唱艺术较为兴盛发达的省份之一。在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,曲艺中的鼓就有山东大鼓、胶东大鼓、山东八角鼓、山东渔鼓、东路大鼓、西河大鼓(含阳信木板大鼓)等。
2、山东大鼓是北方大鼓之鼻祖,相传形成于明代末期,已有350多年的历史。流传于以菏泽为中心的广大鲁、苏、豫地区。原称犁铧大鼓,因其伴奏乐器为犁铧碎片而得名,自《老残游记》之后,始谐音美其称为“梨花大鼓”。后逐渐发展为有板式变化的成套唱腔、敲击矮脚鼓和特制的半月形梨花片并有三弦伴奏的说唱表演形式。梨花大鼓风格朴实,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;曲调高昂,说、唱、道、白兼备;叙事山东大鼓抒情交融。
3、胶东大鼓是流行于胶东半岛上的一种鼓曲形式,该曲种产生已有250年左右的历史。开始时为盲人所创,早年的演唱者都是说书兼算卦,到了清嘉庆之后,才结合“靠山调”慢慢发展成早期大鼓的曲调,后吸收东路大鼓、莱阳弹词、茂腔等唱腔曲调,得到新的发展。胶东大鼓在胶东民间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,是丰富多彩的胶东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。
4、山东渔鼓系源于唐代道曲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形式。南宋始用渔鼓简板伴奏,元明以来流传很广,与各流行地区民间俗曲相结合形成各自不同的曲调。演唱内容以历史传统与民间故事为主,宗教色彩日渐淡薄。因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“渔鼓”,流行于山东境内的统称“山东渔鼓”。渔鼓演出形式简单,用渔鼓、简板伴奏,唱白自由,语言通俗,曲调适于述说,几近吟诵。
5、东路大鼓亦名“老东口”,在山东东部农村小唱基础上,受茂腔等地方戏曲影响,逐渐演化而成。清末,因其久已流行的梨花大鼓相对称,而叫做“东路大鼓”。其演唱形式一般采用大鼓和钢板伴奏,演唱者边击鼓、板,边说唱,唱词为韵文,兼以散文念白,绘声绘色,引人入胜。东路大鼓的曲调刚健有力、活泼流畅,语言通俗质朴,深受群众喜爱,故当时以说书为业的民间艺人数不胜数。
6、西河大鼓的前身,是清代中叶流行于河北、山东等地的弦子书和木板大鼓。以说唱中、长篇书目为主,也有少数演员专工短篇唱段。西河大鼓有弦子书和木板大鼓两种演出形式。弦子书以小三弦伴奏,演员自弹自唱;木板大鼓演员自击木板和书鼓说唱。后来,这两种曲艺艺人拼档演出,形成以鼓、板、小三弦伴奏的形式。
中国曲艺曲种。又称“犁铧大鼓”或“梨花大鼓”。清末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称:“本是山东乡下土调,用一面鼓,两片梨花简”。老蚕《说大鼓》云:“大鼓以梨花为*早。梨花本名犁铧片,乃农具之碎片也。”发源于鲁西北农村,由农村秧歌调发展而成。始为农民演唱,后为艺人传习。立门户(孙赵门)于清初,已有300余年的历史。流行于山东城乡和江苏、河南、湖北、北京、天津、辽宁、吉林等省市部分地区。演出时击矮脚鼓、敲犁铧片,后改用两枚铁片或铜片,用三弦、四胡伴奏。一人演唱或二人对唱,二三人伴奏。艺术流派有南口、北口两大派。南口称“梨花调”,曲调刚健明快。北口称“老牛大摔缰调”,因其演唱讲究“一字落地砸个坑”,咬字有力如同老牛抨缰而得名,曲调深厚朴实。传说书目200余段,代表*书目有中篇《瓦岗寨》、《三全镇》等,短篇《王二姐思夫》、《黑驴段》等。唱腔为板腔体,常用板式有慢板、二行板,平句、花腔等。
好了,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,如果本次分享的山东大鼓和山东曲艺之鼓问题对您有所帮助,还望关注下本站哦!